石家庄最后45天扭转全年空气质量?钢企因“保供暖”仍生产

  2016年的最后45天,成为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全年PM2.5考核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时期。

  11月17日,石家庄市政府紧急出台措施,从发布通知之日起至年底的45天时间,全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利剑沾污行动,除承担居民供暖和保民生等重点任务的生产线外,全市所有钢铁、水泥、焦化、铸造、玻璃、陶瓷、钙镁行业全部停产。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利剑沾污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引起外界哗然,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治霾政策”。

  该《方案》的执行目前仍在掺杂“水分”。另外,这份史上最严的治霾《方案》旨在确保完成短期任务、缺失长远意义也在业内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

  “保供暖”钢企“保生产”

  11月21日,石家庄市辖区内的一名钢企人员对记者表示,“几家规模比较大的钢企都还没有停产。”该工作人员所在的钢铁企业未停产的理由则是“保供暖”。

  《方案》中明确指出,此番利剑沾污行动将“承担居民保暖和保民生等重点任务的生产线”排除在外。但另一名钢铁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正是这样一条规定,让附带供暖供热的钢企可以打 擦边球 。”该研究人士同时分析,除打“擦边球”之外,虽然《方案》通知层面很严格,但执行力度仍有待检验,“如果让钢企大规模、长时间停产,造成的损失企业会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