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推荐网站有限公司,这一次又到了濒临退市的境地。6月13日,*ST韶钢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并承诺从即日起6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早在今年1月30日,*ST韶钢的公告称,将出售公司全部钢铁业务,同时收购宝钢集团下属的金融业务资产。按照公告,2月1日开市起停牌,6月13日复牌。四个多月后,这场被看作是2016年上市国有企业重组的一幕大戏落空。其公告中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涉及诸多监管审批以及大规模税务成本等原因,令这一重组方案中途流产。
监管层叫停跨界定增,被认为是此次重组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从钢铁转型金融,属于典型的跨界重组,肯定受到监管的格外关注,更何况金融资产登陆资本市场本来就更加困难。
对于宝钢集团而言,*ST韶钢的重组失败算是一个不小的挫折。在此之前,宝钢的另一子公司——新疆八一钢铁同样因为连续两年的亏损面临退市警示,宝钢同样希冀通过资产重组,达到保壳的现实目的。
宝钢系公司的资产重组并不是孤例。近一年以来,算上*ST韶钢,仅欲通过注入金融资产实现涉钢上市公司脱困的就有五例。它们分别是宝钢集团旗下的韶钢松山、五矿集团旗下的金瑞科技、中钢集团旗下的中钢天源、重钢集团旗下的重庆钢铁、华菱集团旗下的华菱钢铁。这其中,韶钢松山和金瑞科技已被*ST,中钢天源、华菱钢铁过去四年、三年扣非亏损;重庆钢铁则连续四年扣非亏损。
钢企重组俨然成潮。只是,这波奔波在重组路上的上市钢企,能否如其所愿顺利过关?
一个更大的疑问是,即便未来重组成功,这些被重组的钢企能否就此脱胎换骨?在已然到来的这轮重组大潮中,那些被重组了的钢铁业务,等待他们的终极命运又会是什么?
重组戛然而止
“经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6月13日,*ST韶钢的公告让翘首期盼的这家上市钢企投资者们感到很失望。“重组事项”指的是韶钢出售全部钢铁业务,同时收购母公司宝钢集团旗下的金融资产。
从1月30日宣布重组停牌开始,迄今四个多月过去,本以为胜利在望,被戴了*ST帽子的这只钢铁股可以就此扬眉吐气打个翻身仗,未料想还是以挫败告终。
根据规定,从终止重组开始的六个月之内,韶钢不得再进行重组。连续亏损两年、面临保壳需求的韶钢,接下来将上演怎样的保壳大战?
韶钢股份董事会秘书处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六个月之后有可能重启重组方案,但也可能会是采取别的措施对公司业绩进行扭亏。”而韶钢公司办负责人则向经济观察报透露:“韶钢在努力提升盈利能力,除了韶钢自身的努力之外,宝钢集团、广东省国资委也会采取一系列办法来协助韶钢进行扭亏。”
根据6月13日的公告,本次重组终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相关金融业务的资产规模较大且涉及已上市公司股份,资产剥离所涉及的审批和操作程序较为复杂,需分别履行国有资产监管管理部门、金融及证券行业主管部门等监管审批,并涉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衔接工作;二、根据与相关税务主管部门的初步沟通,相关资产的剥离和重组将涉及较大规模的税务成本;三、考虑相关金融资产剥离和重组程序的复杂性,各方无法在预计时间内完成相关资产的剥离、注入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并推出相应的重组预案。
对于上述原因中提及的金融业务还涉及其他上市公司,以及重组涉及的税务成本,韶钢方面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更多的信息。“韶钢位于广东,宝钢的金融资产则在上海,相比重庆钢铁这样同一地区的资产重组,本来就更为复杂。再者,韶钢市值不小,宝钢的金融资产成分又比较多元,重组必然难上加难。”对于韶钢重组的困难,某证券公司钢铁行业分析人士如是说。
快三推荐网站有限公司50%的股权。
对于近年多元化发展颇为成功的宝钢集团而言,金融业务是诸多非钢业务当中盈利能力最好的版块。资料显示,目前宝钢的非钢铁资产包括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材延伸加工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金融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其中,金融业务在过去两年不仅利润总额最高,利润率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
通过注入优质金融资产,实现保壳显然是宝钢当下第一要务。不过,相比实业,金融业务的上市监管更为严格是不争的事实。此次重组中涉及信托业务,而两个信托类公司上市还是在上世纪,其后有很多信托类公司谋求上市均归失败,仅有经纬纺机收购中融信托达控股获批。
不仅如此,从钢铁转型金融,韶钢这一重组属于典型的跨界并购,障碍又添一重。今年2月,同样涉及黑色金属业务的上市公司*ST金瑞发布资产重组公告,拟收购资产包括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资本、五矿信托等金融资产。5月末,*ST金瑞公告收到上交所问询函,监管层就收购金融类资产的合规性、跨界风险、估值等问题提出诸多问询。
自2011年钢铁行业进入下滑通道以来,对于家大业大的宝钢而言,令其烦恼的还不只是韶钢。
事实上,此次韶钢的停牌重组并不是独角戏,联袂上演的还有宝钢另一子公司——新疆八一钢铁。2014年和2015年,八一钢铁分别亏损20亿元和24亿元,也因此被扣上了*ST的帽子。也是在今年1月30日,八一钢铁发布了资产重组公告。只不过与韶钢不同的是,八一钢铁拟注入的是宝钢旗下工业气体业务,自身钢铁业务则没有出售。工业气体业务隶属于宝钢气体,同样是宝钢集团旗下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之一。
目前,八一钢铁的重组尚在进行中。
宝钢救子棋局
2015年,拥有宝钢股份、韶钢松山、八一钢铁三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宝钢集团利润全线下滑。宝钢股份这一年净利润为9.61亿元,同比下降83.4%;韶钢和八一钢铁在这一年则分别亏损25亿元和24亿元(其中宝钢分别持股53%和50%)。
受累于旗下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宝钢集团去年盈利仅有10.42亿元,较上一年的94.16亿元大幅下降88.94%,在国内钢企盈利排名中从第一跌入第六。同时,宝钢集团的信用评级遭到多家评级机构下调。
在此之前,为提升业绩,宝钢已经开始了对旗下子公司的“严加管教”。“这个'冬天’还很长,宝钢不应该有掉队的企业。”这是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2015年年初集团下属子公司领导班子述职会上曾这样说。在这次述职会上,宝钢集团分别与韶钢、八一钢铁、宝钢工程三家上年度亏损子公司签订了《扭亏增盈责任书》。述职会之后,宝钢先后派出了两批共计100人的支撑团队到韶钢,其中常驻人员50人,用以发现和解决问题。
过去多年,韶钢与八一钢铁一直深堕亏损泥潭,以韶钢为例,从2011年至今,只有2013年实现了扭亏(这一年其净利润主要来自营业外收入),其余年份均以巨亏告终。
对于韶钢存在的问题,宝钢副总经理陈缨曾向外界表示,决定韶钢长期竞争力的一是铁成本,二是特钢。2013年,韶钢的铁成本做到了周边最优,目前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采购、配煤、配矿和高炉操作的协同上。此外,特钢近几年投资较大,减亏任务重,宝钢集团已将特钢列为专项支撑项目,韶钢应分析钢材接单、制造等问题,根据不同产品、成本,选择工艺路径,最大限度降低制造成本。
在人事上,宝钢通过调整董事会席位,强化在韶钢的话语权。2015年,韶钢结束了一直以来韶钢集团人士任董事长的局面,改由宝钢系人士担任。与此同时,董事会一半席位具备宝钢背景。
不过,在行业全面萧条的背景之下,调整未见起色。2015年韶钢巨亏25亿元的成绩单说明了一切。
远在新疆的八一钢铁同样不让人省心。过去两年,在需求收窄,全行业产能过剩、新疆区域性产能尤其过剩的背景之下,八一钢铁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快三推荐网站有限公司早已于去年7月31日停产,本部则处于半开半停的状态。宝钢集团官网信息显示,2015年末,八一钢铁出台了“冬歇”方案进入低负荷经济运营模式,同时在想办法进行员工转岗分流。今年1月,八一钢铁成立全资保安服务子公司,仅三个月就有800余名职工报名转岗。此外,八一钢铁还计划成立安全咨询公司、家政公司、承接国内外工业运营服务项目等,搭架平台,为职工转岗铺路。
钢铁主业的不尽人意,成为宝钢集团整体业务大调整的直接诱因。
业内人士分析,为了彻底获得钢铁主业的协同效应,宝钢势必要对旗下上市公司进行业务梳理和整合。尤其是投资500亿元的湛江项目将于2016年9月全面建成投运,届时在广东和华南地区将与韶钢松山形成不可避免的同业竞争,韶钢的重组整合由此显得更加迫切。
分析人士认为,在两大子公司亟待保壳的关口,宝钢自然会选择借助韶钢将优质金融资产注入,借助八一钢铁将工业气体业务注入,从而实现两大优质资产的曲线上市。至于三块钢铁制造业务,应该会最终被整合进入旗舰上市公司宝钢股份,从而完成宝钢集团钢铁主业的整体上市。
不过,在韶钢这次流产的重组计划中,并没有具体提及被出售的韶钢钢铁业务将如何纳入宝钢体系。而目前八一钢铁的重组方案中,则依然保留了自身的钢铁业务。
重组大军的命运
“去年还刚刚出现苗头,今年上市钢企的资产重组俨然就成为了一股潮流。”提及上市钢企今年以来的重组潮,一位证券业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重组潮的到来,源于行业严峻形势的倒逼。目前,因连续两年亏损而被戴了*ST帽子的涉钢(铁)上市公司就有八一钢铁、韶钢松山、攀钢钒钛、山东钢铁和金瑞科技。
近一年以来,涉钢(铁)上市公司拟注入金融资产以救主业的已发生五例,它们分别是宝钢集团旗下的韶钢松山、五矿集团旗下的金瑞科技、中钢集团旗下的中钢天源、重钢集团旗下的重庆钢铁、华菱集团旗下的华菱钢铁。这其中,韶钢松山和金瑞科技已被*ST,中钢天源、华菱钢铁过去四年、三年扣非亏损;重庆钢铁则连续四年扣非亏损。
重组中,重庆钢铁拟注入的资产是重庆渝富。*ST金瑞拟收购资产则涉及五矿资本、五矿信托、五矿证券、五矿经易期货等。
和韶钢一样,这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都是大型企业集团,或者当地国资委,掌控众多资源,而上市公司本身则因连续亏损具有保壳的现实需求。
不过,目前除了进展较为顺利的*ST金瑞之外,多数重组项目进展并不顺畅,能否重组成功还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近日,中钢天源便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正在筹划调整重组方案。
从披露情况来看,注入业务繁杂,是这些重组案例的共同特点,正因如此,重组变得更加命运未卜。
六个月后的韶钢是否会重启此前的重组方案,目前不得而知,也无法预知。
证券分析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如果不重启重组,韶钢还有集团资金补贴、资产置换、卖壳,甚至是退市的路径选择。对于其他正在重组中的上市钢企同样如此。然而,无论是选择了哪一种路径,这些上市公司的钢铁业务,都要最终被消化,没办法“凭空消失”。
以宝钢为例,即便6个月后重组方案重启并最终重组成功,韶钢股份由此转型为一家纯金融公司,韶钢的原有钢铁业务也依然需要宝钢来处理,八一钢铁同样如此。
今年一季度,韶钢再次亏损2.3亿元,八一钢铁则亏损了4.4亿元。目前,韶钢拥有员工超过一万人,八一钢铁员工超过两万人,两者均为国企的身份背景令母公司宝钢在实施脱困措施上,要权衡的因素太多。对宝钢来说,韶钢和八一钢铁始终会是棘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