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钢铁15亿元境外债券已潜在违约 或成国企首例

快三推荐网站有限公司(下称渤海钢铁),因逾期未缴纳境外债券票息“已构成潜在违约”,在随后一个月的豁免期内,若仍不足额缴付相应款项,将成为中国首例国企境外债券违约。
渤海钢铁
  界面新闻记者从渤海钢铁境外债券交易机构人士处,获得一封由债权托管人美国纽约银行梅隆公司香港分公司(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Hong Kong Branch)于5月25日向渤海钢铁及其债券持有人发出的公开信。信中称,渤海钢铁一笔15亿元离岸人民币的境外债券,已逾期未缴纳票息。

  该机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渤海钢铁原本应该在今年5月16日前将下一期票息打到账上,但至今仍未打款,已构成潜在违约。”上述机构人士称,从逾期第二日起,渤海钢铁有一个月的豁免期,若在此期间足额缴付相应款项,不构成违约,反之视为正式违约。

  渤钢集团在未拆分前,先后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6月在香港发行两笔境外债券,分别为15亿元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在岸人民币相当)和1亿美元(约合6.58亿元人民币),均为三年期,年利率分别为6.4%和5.5%。渤钢集团于今年4月底一拆为五后,这两笔境外债务落在了渤海钢铁账上。

  根据“点心债”(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相关规定,债权人账户上必须始终保有一期票息金额。由于一年付息两次,上述15亿离岸人民币债务中,一期票息为4800万元离岸人民币。这意味着,渤海钢铁需要在6月16日前足额缴付4800万元离岸人民币票息,才能避免违约。

  界面新闻记者致电渤海钢铁宣传部人士求证上述事项及渤海钢铁的应对计划,对方表示对此事“不清楚”。目前暂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渤海钢铁置评。

  该笔债券的发行书中明确规定,若出现逾期未付息,经由25%以上的债券持有人提议并获得持有人会议通过后,即可要求债务人立即偿还应付利息以及本金,而无需等到三年期满。

  上述机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上述面临潜在违约的境外债务,主承销商为星展银行和海通证券(15.470, 0.05, 0.32%),债权人则包括数十家境外基金、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由于债券已在二级市场不断倒手交易,因此投资者的具体数量暂未可知。

  渤海钢铁为天津市国资委直管企业,不少投资者看重政府背书,普遍认为渤海钢铁境外债券违约风险不大。如今,“已有不少投资者表达了本息可能无法受偿的担忧,但尚未成立债委会,(这些境外债券持有人)也不在国内现有的债委会名单中,诉求无法传递。直接找渤海钢铁沟通,对方却未予回应。”上述机构人士称,境外投资者对于天津市政府在拆分渤钢集团前未向其知会任何信息,表示“不理解”和“愤怒”。其担心渤海钢铁与原四家子公司分开后,失去了主营业务,而政府既无意也无力兜底,渤海钢铁能否按期偿付债务,不确定性很大。

  迄今为止,就渤海钢铁和原旗下四家子公司天津钢管集团、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共同背负的1920亿元金融债务,天津市国资委尚未拿出最终的化解方案。

  上述机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渤钢集团拆分后,债委会也相应地分成了五个,而正在讨论的诸多方案中,“债转股”的争议最大。

  “目前基本可以明确的是,政府不会代偿,但会找银行继续给企业贷款,并做适度展期。”该人士透露,目前天津市政府对境内外债务本金“究竟是只偿还一部分,还是全部不偿还,尚未有定论”,利息部分则将通过涉债企业已获得的银行授信来支付。

  “如果渤海钢铁这笔境外债券最终违约,对政府信用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西部证券(24.840, 0.29, 1.18%)债券投资经理张超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从金额上看,中央和地方国企债券违约已占总量的一半以上。眼下中国政府主张打破“刚性兑付”,“国企信仰”已告破产。随着国企债务违约案例增多,市场正在逐步适应这一“新常态”,心理防线亦逐步建立,而在评估国企新发行的债券时,也将同其他企业债券一样,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风险敞口。

  上述机构人士亦透露到,正值渤海钢铁境外债券面临违约风险之际,天津市国资委旗下包括天津地铁在内的其他国企,依然成功发行境外债券。“这说明政府信用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投资者更加担心,政府更没有动力为渤海钢铁的境外债券兜底了。”他说。